地址:赣州黄金开发区金岭西路
(车管所对面)九鼎广告
电话:0797-8456119
Q Q:1612341118
1612348881
E-mail:1612341118@qq.com
网址:http://www.jd0797.com
来源:新世相(ID:thefair2)
如果你还没看过,视频在这里一开始,大家都很感动,不少人说看哭了。很快,舆论反转,很多人被激怒,说有什么好感动的,这是妈宝男,是巨婴症,是 “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失败”。在人们开始争吵时,我请同事和朋友把这个视频发给他们的父母,问问他们怎么看。真正当爸妈的人给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反应,比朋友圈里的观点较量有意思多了——
1. 父母关注的重点多种多样,这里是一些画风走偏的
@晓辉,53 岁,小学教师 | 女儿 25 岁,曾在英国留学
女儿:……女儿:你对故事没别的感受了吗?爸:原来那个儿子后来才想起他妈是深夜起来给他做番茄炒蛋啊……我觉得实际上这个番茄炒鸡蛋是一个载体,融入了妈妈对儿子的无私的大爱!还有他爸。女儿:你太官方了,不要像分析课文一样。@洁,53 岁,退休 | 女儿 27 岁,在北京 6 年
@春天,55 岁,个体户 | 女儿 27 岁,在北京 8 年
女儿:你看了这个什么感觉?我和这个男孩像吗?妈:我觉得你比他强多了,你番茄鸡蛋还是会炒的。你给我发这个是什么意思?你想干什么?开卡?妈: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,看这个没什么感觉。我们关注的是去哪里玩,旅游,打麻将。妈:今天来了 5、6 个同学,都是讲去泰国、越南玩的事。女儿:这是说给我听的?妈:再就是讲你的姑娘、你的儿子谈了朋友没。女儿:这肯定是说给我听的。@霞,59岁,退休 | 女儿 24,在俄罗斯留学两年
@绣山,55 岁,财务主管 | 女儿 26 岁,里斯本留学 3 年,在北京 4 年
2. 一些对话变成了吐槽
吐槽自己的孩子,也顺便吐槽别的家长。的确有很多爸妈对没有培养好孩子的自理能力有质疑,就像形成了父母间关于教育孩子的鄙视链。@孔女士,47 岁,小学老师 | 女儿 22 岁,在京 2 年
@小玲,50 岁,文职 | 女儿 27 岁,离家在京工作 4 年
@阿兰,49岁,个体户 | 女儿23,在北京1年
@雪莲,42 岁,酒店职工 | 儿子 17 岁,住校
@和,51 岁,个体户 | 女儿 23 岁,在日本读研
3.一些对话又爱又恨
因为一件小事被麻烦,他们会先帮你解决,再教育你。而且,跟孩子成长中的无数麻烦比起来,这不算件大事。@子矜,57岁,退休,儿子 29 岁,在北京 8 年
@林俊 ,51岁,公务员,女儿 26 岁,曾在英国留学
@斌,62岁 | 女儿25岁,现居北京
4.父母当然也感动,甚至怀念
对这个故事,为人父母都有共鸣。但他们不会自我上升,只觉得当父母应该做。对一些爸妈来说,反而怀念这种被需要的感觉。他们趁机回忆了那些可爱的往事。@锦鲤 ,50 岁 | 女儿 21 岁,在美国留学 4 年
@丫丫妈妈,52 岁,国企职员 | 女儿 26 岁,离家 8 年,在美国留学 2 年
@赵婕,49 岁,会计 | 女儿 26 岁,在北京 7 年
@滴水,53 岁 | 会计,女儿在北京 8 年
……这些对话非常可爱,它们才给我更真实的感受。这段视频,尤其击中了很多离家在外的人,因为小事麻烦过父母的人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它的确是值得流泪的。但父母不会为此流泪,父爱母爱于他们,也绝非视频中那样浪漫化。因为对他们来说,这些根本是小事,是日复一日的生活。有趣的是,在和父母聊过之后,我的同事和朋友都中和了之前的强烈的态度,不管是赞同的还是被激怒的。他们失去了鲜明的立场,却得到了一种分享彼此故事的愉悦。所以这次我想说,别太苛责这个番茄炒蛋故事,更不用鄙视感动得一塌糊涂的人。比起争论这个男孩是不是妈宝,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不是失败,和父母多找些机会聊聊,总是件更值得的事。与其愤怒,不如把视频转给你爸妈,听听他们怎么说,也许你能得到意外的回答,或想起一段珍贵的往事。把时间拿去跟爸妈多说两句话吧。